众所周知,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简称“LIMS”)是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系统,该系统的实现将有效管理环境监测业务,综合管理实验室,并为监督执法部门、职能管理部门
众所周知,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简称“LIMS”)是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系统,该系统的实现将有效管理环境监测业务,综合管理实验室,并为监督执法部门、职能管理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监测数据。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它不仅保证了整体的质量体系的顺利实施,还同时对监测成本、人员量化考核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尤其是对环境监测领域的发展有着深远积极意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应依据合理的情况予以利用,切忌盲目跟风,才能实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效用的最大化,发挥独有优势。
一直以来,我们中国各级环境监测站的业务管理与信息、数据处理方法均采用人工方法、纸质件手工记录方式。导致了信息、数据记录和监测报告的格式与内容不统一、数据处理错误率高、存贮冗余、信息、数据查询费时费力、统计难度大、工作量大、耗时多等大量问题,严重制约了环境监测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但是经过近几年的优化之后,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环境检测系统有了几个明显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安全性
系统从用户、权限、数据传输加密、日志、数据备份等方面保证系统的安全。在系统建设中采用软硬结合的安全保密措施,提供严格的操作控制和存取控制,具有容错功能,具有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
2、规范性
系统严格按照环境保护部颁布的环境信息标准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标准,规范应用系统设计及开发、项目实施管理、地图数据制作,保证系统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便于环保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的整体共享融合。
3、实用性
系统充分考虑技术、经济、实施等各方面的因素,根据监测站的真正需要确定系统的规模、采用的技术及实施的方式,并结合当前环境保护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设计出的方案切实可行,确保系统能在未来较长的年限内充分发挥其功能。
4、兼容性
大量的历史数据是监测站环境质量监测和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重要成果,均可导入到系统。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能够实现原有监测站的历史数据批量、自动化导入该系统,并能与国家数据格式实现对接上传。
5、可扩展性
系统采用构件化、模块化和面向对象设计的,具备灵活、良好的横向、纵向平滑扩张能力,为后续应用功能扩展和地图资源扩充预留服务接口,适应未来系统扩展、用户数量增加、监测点位增加、业务变化等的扩展性要求,便于资源共享和应用深化。
公众对环境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环境监测的责任和任务日渐加重,实现各类监测数据的信息化管理越来越紧迫。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信息齐全的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快速实现对环境质量的动态监测、预警,环境突发事件的事故预测、环境状况的查询、统计。通过该系统的建设,将实现监测业务由以前的半手工管理模式转向部分信息化管理、再转向自动化、全面信息化管理的一个跨越。